散文美句
长城是什么,长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全世界的奇迹,同时也是伴随中国文化成长的朋友美文阅读>散文美句
绵延2000多年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 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

长城是什么,长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全世界的奇迹,同时也是伴随中国文化成长的朋友,保护中华文化的城墙,在这片城墙下,我们有理由自豪,有理由骄傲,更有理由去亲近它靠近它了解它。

绵延2000多年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 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

纵观世界人类文明史,只有古代中国和古罗马修建过长城,遗憾的是,罗马长城在建成后不久便随着帝国的的消亡而废弃。

唯有中国长城,伴随封建王朝的发展越发蓬勃,绵延2000多年,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,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。

那么长城是什么?

最熟悉的学界观点是:历朝历代发挥了重要军事作用的防御工程。

国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中,将长城看作中华民族的精神堡垒。参照歌词:“起来,不愿做奴隶的人们,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。”

印度先驱泰戈尔眼中,长城则是: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,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的国度。

但从古至今,长城的负面评价也不少

东汉末年陈琳的《饮马长城窟行》写到:男儿宁当格斗死,何能怫郁筑长城;君独不见长城下,死人骸骨相撑拄。

作家鲍昌的散文《长城》写到: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,长城;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,长城。

然而,一个持续2000多年的庞大工程,又怎是几句评价、几个观点能够诠释的?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长城参与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,它是中华大地的一部分,影响着整个文明的发展轨迹。今天,我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分析,以此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城。

绵延2000多年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 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

公元前656年,春秋

楚国边境,空旷的召陵大地上,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正接受检阅,来者是齐桓公和楚国大夫屈完,而看似平静的场景下早已暗流涌动,双方都各怀意图。

展示完军威后,齐桓公首先打破平静,与屈完达成了友好协议,同时不忘讥讽一番对方:“我军之众,谁能抵挡?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?”

谁料屈完竟不生气,只平静对曰:“楚国以方城做城墙,以汉水做护城河,任你兵马众多,又能奈我何”

这里提到的方城,便是中国目前可考最古老的长城:楚方城。当时军队作战以步兵和战车为主,敦实高大的长城能起到绝对的阻挡作用。

显然,在屈完眼中:长城是保家卫国、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

绵延2000多年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 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

公元前475-前221年,战国

中国迎来一个特殊的大变革时代,一方面诸侯割据,斗争不断;一方面百家争鸣,民族融合空前频繁。

其间,各诸侯国出于军事防御目的,纷纷修建“诸侯互防长城”。而毗邻北边的秦、赵、燕三国,为抵御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,又在北部建起“据胡长城”。

此时长城的特点是:如链条般散落在东南西北各个方位,长度较短,几百到2000米不等,主要作用是自卫。

公元前221-前207年,秦朝

历史所向,天下一统。嬴政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,此时不仅修长城,也拆长城。拆的是诸侯国之间的长城,至此中原大地连成一体,不分你我;修的是帝国北边的边防长城。

温暖的气候使北方草原丰腴肥沃,孕育出同样雄才大略的头曼单于,不时南下侵扰秦帝国边境。头曼带领匈奴骑兵来去如风,边境人民的辛苦劳作便付之东流。

嬴政暴跳如雷,动用近百万劳力前往北方修建长城,一条条坚固的石墙拔地而起,用厚实的胸膛挡住了草原铁骑,给中原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。

《过秦论》有言:“却匈奴七百余里,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抱怨。”

此时,在广大边境人民心中,长城就像父亲,庇护着他们的劳动成果。

但是,在中原人民心中,长城又有另一番景象。

约公元前214年,一个风尘仆仆的新娘来到秦朝边境,为修筑长城的丈夫送来寒衣。她怎么也没有想到,丈夫竟葬生于此,顿时悲愤的泪水如山洪般倾泻而下,就连长城也为之崩塌

这便是传说中的:孟姜女哭长城。

绵延2000多年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 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

上千年来,孟姜女的故事被一再传唱,后世纷纷把指责的目光投向秦始皇,认为这是他暴虐的证据。在这些传唱者心中,长城是劳民伤财、舍本求末的象征

然而,历史的真相总是非常戏剧。

2002年,湖南里耶的一口古井里,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秦代竹简。其中记载一个名叫礼的洞庭郡守,于始皇二十七年传达中央条令,运输物资要先使用刑徒,紧急情况才可征民为徭

否则对百姓生活不利,即便非要征民,也一定要减省民力,不执行者当受律令惩处。

这段重见天日的文字记载,显然为世人眼中那个滥用民力的帝国提供了不同的注解

绵延2000多年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 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

http://m.szsjdfz.com/mw/177358/

推荐访问:清官周忱翻译 周文襄公全文翻译
相关阅读散文美句 
热点推荐